2008年8月15日星期五

中元节

晚上出门来,看见人们在烧纸钱和“衣纸”,才知道,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,中元节的最后一天。

从小时候起,我们这里有两个最隆重的节日,一个是春节,一个便是中元节。“中元节”又叫“鬼节”,本来是“盂兰盆节”(这个名词估计我们这里没人知道了),但是这几个名称我们都不太用,我们叫“七月半”。

从小时候起,“七月半”这个节日的来到,对我们来说,是一个好消息加一个坏消息。据说,每年七月初十,阎王大赦天下,放出无数大鬼小鬼(就像开闸泄洪似的)来到人间,然后到了七月十五,又将他们收回阴间。这些大鬼小鬼,对于每家每户来说,正是列祖列宗,因此自然是怠慢不得,必须要盛情款待,要将一年中丰收的五谷,各种美味佳肴一一供奉,供奉完了还要送礼:纸钱,“衣纸”等等。这样,我们这些孩子们也可以沾光,吃几顿好的了。这是个好消息。而坏消息是,大鬼小鬼都被解放,“水鬼”也不例外,他们潜藏在水里,专门逮人,尤其是小孩。所以,我们就不准到池塘、小溪和水库里去洗澡了。在这以前,小孩们没事儿就跳到水里,可以尽情嬉戏,一到七月初十傍晚来临,各家响起迎接祖先们的鞭炮声时,大人们就下了禁令:水鬼出来了,不得下水洗澡。

不过,对我们来说,还是有别的乐趣的。首先是祭祀祖先。孔夫子说,“祭神如神在”,就是说,祭神的时候,就要当作神就在那里似的。这点被祖祖辈辈遵奉执行下来,平添了许多神秘感,也产生了不少笑话。首先,既然祖先们难得回家,每年就这几天,自然是一日三餐都要好好款待。于是,每次吃饭之前,多了一道祭祀的仪式:大人们焚香,点煤油灯(祖先们靠这个照明),再在大门前和晒谷场的某几处点上蜡烛(这个给祖先们当路灯),然后上菜;我们小孩就帮忙在每个饭碗里(为祖先们)一一象征性地盛了点儿米饭,然后在每个杯子里(为祖先们)都一一斟上酒。最后,燃放鞭炮,在桌子底下烧纸钱。烧纸钱的时候,大人们嘴里念念有词,仔细听来,大意是“请祖公祖婆(这个词真有概括性)、爷爷奶奶、爹娘(还有其他的已故亲人)吃饭”。每餐都是如此。一日四餐,因为早饭和午饭之间,还得给祖先们准备点“点心”——通常是煮绿豆呀什么的。这样,我们就感觉到,祖先们真的来到了家中,还可以想象出,他们就在蜡烛的指引下,从遥远的某个地方逶迤来到了我们的晒谷场,然后穿过晒谷场鱼贯而入进了堂屋,落座之后,就在煤油灯的照耀下,开始大快朵颐。

这只是每餐祭祀的开始,大概过了一会儿,大人们燃烧纸钱,念念有词请祖先们到偏房休息,然后吹熄了煤油灯(这样祖先们就看不见咱们了),这个时候,终于轮到活人上桌了。上桌子之后,也还有个程序,先得奠酒(把杯中的酒倒在地上),然后得把饭碗里的米饭收集起来,这些米饭人是不能吃的,因为“吃了之后会忘记事情”,就是说会丧失记忆。所以,我从没有尝过被祖先们“吃”过的饭是啥味道。

在祖先们正吃饭的时候,小孩子们要是碰了桌椅,那是要不得的,能够想象某个倒霉的祖先可能坐立不稳,从凳子上摔下来。但这还罢了,更要不得的是,有嘴馋又性急的小孩,受不了那喷香的饭菜的诱惑,公然无视列祖列宗的存在,上了桌子动了碗筷。这个时候,大人们赶紧制止,还有加烧一把纸钱,口里念念有词向祖先们赔礼道歉。

因为祖先们难得回家,所以除了给他们足够的钱之外,还得给他们五颜六色的布料,用来做衣服——这是一种各种颜色的纸,有的带有条纹(我心里纳闷,看来阴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,用钱都买不来布料)。这种纸叫做“衣纸”,用来做衣服的纸嘛。衣纸每个祖先一份,用白纸做封缄,上面写清楚给谁谁的。——在我们家,这个事情后来经常是由我来做,我在白纸上写:
虔备钱财无数冥布二匹
故祖父某公 行(排行) 几爷 讳 某某(名字)老大人魂下查收受用
孙某某人敬化
公元某某年七月十五中元节

据说将这“无数钱财和冥布”送达的“邮递员”是土地爷爷(土地神),所以土地爷爷也得打点打点,也要送上钱财和冥布,不然可能会“查无此人”返回来。果然是,有钱能使鬼推磨。这些纸钱和“衣纸”在七月十五日,各路鬼神回到阴间,上路之前焚烧。这个时候,整个“七月半”的气氛非常热切,场面非常壮观,家家户户都端出了酒肉粽子,摆在晒谷场里,同时用架起几根木头,将“钱财无数和冥布”放在上面,转眼家,就火光漫天,鞭炮齐鸣。可以想象,祖先们一边满意地打着饱嗝(有的可能还喝得醉醺醺的),一边恋恋不舍地朝西方去了(后来回家听老爸说,祖先们还要去扬州看戏,然后才回到阎王那儿去报到……)。

这些仪式对我来说,有些神秘,有时也觉得恐怖,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温馨。我感觉到,小时候疼我的爷爷奶奶似乎又回来了,就在身边,就在那儿吃饭,他们吃着妈妈包的粽子,老爸宰的鸡……那种感觉真奇妙。

城市里的仪式已经相当简化了,至少不可能一日三餐供奉祖先了,我刚才出来的时候,看见路边的人们都在焚烧纸钱和“衣纸”,放鞭炮,那种感觉又泛上心头。

2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北京每年这个时候外面都是烧纸钱的,今年没有,祖先们也得“避运”啊。

匿名 说...

老唐,你们那里的中元节真隆重!真应该申请"非物质文化遗产",否则又要被韩国抢注了。
我们家那里好像不过这个节似的(呆会打电话问问我爸妈确认一下),第一次听说中国也过中元节。

fengshuqin